根据建******有限公司年综合利用50000吨有机硅废物技术提升改造项目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8月11日-2025年8月15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九江市生态环境局)
通讯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八里湖新区体育路66******服务中心北附楼B栋(332000)
项目名称 |
******有限公司年综合利用50000吨有机硅废物技术提升改造项目 |
建设地点 |
江西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星火工业园星火大道5号,厂区的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6′33.33″,北纬29°5′57.75″ |
建设单位 |
******有限公司 |
环评机构 |
知行道合(江西)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设项目概况 |
项目属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贮运工程、公用及配套工程、环保工程等。主体工程主要是新建204白炭黑生产包装车间,102车间二、103高沸物处理厂房、104白炭黑干燥车间、105固态浆渣浸泡厂房、107循环水厂房、108硅渣排放厂房、109白浆渣排放厂房、110硅酮车间一、111黑浆渣排放厂房、112硅酮车间二、113漂洗车间、114焚烧厂房、115涂料厂房等依托现有工程;贮运工程主要是在罐区一新建2个60m3浓盐酸储罐、1个45m3次氯酸钠储罐和1个60m3的清水储罐,液碱罐区、罐******消防水池、公用工程楼、设备厂房、检测与实验室、供电工程、给排水工程、冷冻工程、供热工程等;环保工程依托现有废气处理措施、污水处理设施、事故池、初期雨水池和危废贮存库,并新建部分废气、废水处理设施,新建一座初期雨水池(1260m3)。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5万元,占总投资的10.1%。 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新增劳动定员35人,改扩建后全厂总劳动定员100人,生产装置三班三倒,8小时工作制。工作制度为三班两倒,每周七天工作制。除回转窑焙烧系统330天/年(7920小时),其他车间生产周期为300天/年(7200小时)。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环境影响预测 (一)废气 本项目正常排放情况下,评价范围内无超标状况,区域环境质量总体变化不大。项目102重排车间、105固态浆渣浸泡房、204白炭黑生产车间、104白炭黑干燥车间、110海绵铜车间、112硅铜车间二、罐区、污水处理池一、污水处理池二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109白渣排放厂房设置100m卫生防护距离,114焙烧车间设置200m******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点,卫生防护距离满足要求。 (二)废水 项目海绵铜压滤滤液废水经除铁除盐处理系统预处理后与其他外排废水一并进入厂区废水处理站进行中和+******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尾水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6/852-2015)表1中高效集约发展区相关标准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要求和《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1直接排放标准要求较严值后排至杨柳津河。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间接排放)。 (三)噪声 本项目投产后,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四)固废 裂解残渣处理工艺重排工序釜底残渣、液态有机硅浆渣处理工艺水解工序液态有机硅浆渣产物、高沸硅油生产工艺脱色工序废活性炭滤饼、高浓度有机硅防水产品生产工艺脱色工序废活性炭滤饼、硅氧烷混合物溶解工序溶解残渣等中间固废和焙烧烟气处理废活性炭、废水处理污泥、废机油、废劳保用品、海绵铜压滤废水预处理废膜、初期雨水处理污泥、机械过滤渣等危险废物进入本项目回转窑焙烧处置,其他危险废物交由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海绵铜压滤滤液废水预处理除铁渣、白炭黑生产压滤滤渣暂按危废管理,试生产后根据鉴别结果进行安全处置;废盐拟采用******有限公司作为原料使用,则开展危险特性鉴别,根据鉴别结果进行安全处置;废耐火材料、废离子交换树脂由原生产厂家回收;生活垃圾统一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项目产生的固废均进行了合理的处置,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 (五)地下水 正常情况下废水收集池等各类池体建设有相应防腐防渗措施,不会发生泄漏事故,项目产生的废水经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不会进入地下水中,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较小。在非正常状况或事故状况下,100d、365d、1000d、10年后地下水水质氯化物、锰、铁不同程度超标,但污染物的最大运移距离未超出厂界。建设单位拟做好厂区内各处的防腐防渗及地面硬化等处理,防止厂区物料、污水泄漏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六)土壤 项目土壤环境污染途径主要为大气沉降和垂直入渗。正常情况下项目物料和废水不会渗入土壤,对土壤造成的影响较小。项目投产后铜、锰、二噁英在土壤中的累积值低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DB361282-2020)中的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运营期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建设单位应做好重点区域的防腐防渗工作,防止事故废水进入土壤环境。 (七)环境风险 经重大危险源辨识,项目危险物质主要有盐酸、次氯酸钠、二甲基二氯硅烷、二乙基二氯硅烷、甲基氯硅烷高沸点混合物、铜及其化合物、HW45含有机卤化物废物、废白色胶体、含高粘度硅油滤饼、含氢硅油交联物、液碱、柴油、天然气等,经加权计算,项目10 二、污染防治措施 (一)废气防治措施 1、有组织工艺废气 项目裂解残渣重排冷凝工序尾气经“一级碱液喷淋塔+两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根23m高排气筒(1#)排放;液态有机硅浆渣反应浸泡工序废气经1套“一级碱液喷淋+一级水喷淋”预处理后与甲基氯硅烷高沸混合物水洗工序废气合并采用“一级碱喷淋+两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根28m高排气筒(2#)排放;固态有机硅浆渣浸渍反应工序废气、固态有机硅浆渣(黑色水解物)危废原料贮存库废气合并经“一级碱液喷淋”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3#)排放;回转窑焙烧烟气经“二燃室+SNCR+急冷喷淋塔+水喷淋除尘塔+碱液喷淋脱硫塔+填料塔(水)+泡沫塔(碱)+活性炭过滤塔+湿电除尘”处理后通过1根50m高排气筒(4#)排放;白炭黑反应工序废气经“一级碱液喷淋”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5#)排放;热风炉烟气经1根15m高排气筒(6#)排放;白炭黑干燥工序废气经“一级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7#)排放;海绵铜、细硅粉反应工序废气和防水剂中间体制备反应工序废气合并经“一级碱液喷淋”处理后通过1根18m高排气筒(8#)排放。经处理后,白炭黑反应工序有组织废气HCl、白炭黑干燥工序有组织废气颗粒物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表3排放限值要求;热风炉烟气颗粒物、SO2、NOx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表2排放限值要求;回转窑焙烧烟气颗粒物、CO、HCl、HF、SO2、NOx、Sn+Sb+Cu+Mn+Ni+Co、二噁英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排放限值要求,TVOC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中其他行业TRVOC排放限值要求,氨逃逸满足《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HJ 563-2010)氨逃逸浓度限值要求;其他有组织废气氯化氢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二级排放限值要求、TVOC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DB36/1101.2—2019)标准要求。 2、无组织废气 改扩建项目无组织废气主要为车间无组织废气、危废贮存库无组织废气、罐区无组织废气和污水处理站恶臭,主要削减措施有:项目生产区采用自动投料方式及自动控制工艺、密闭转移物料等措施,加强设备和管道密封,加强设备的维护,对物料输送管道定期检修,杜绝跑、冒、滴、漏,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在厂区及生产车间周围进行绿化等措施。 确保厂界无组织颗粒物、SO2、NOx、氟化物、锡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HCl、锑、锰、镍、钴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排放限值,硫化氢、氨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TVOC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DB36/1101.3—2019)中表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厂区内无组织排放有机废气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相应限值要求。 (二)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海绵铜压滤滤液废水经除铁除盐处理系统(处理规模480m3/d)预处理后与其他外排废水一并进入厂区废水处理站(处理规模1500m3/d)进行中和+******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尾水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6/852-2015)表1中高效集约发展区相关标准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要求和《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1直接排放标准要求较严值后排至杨柳津河。 (三)噪声防治措施 本项目营运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回转窑、干燥机、粉碎机、风机、压滤机、空压机、各类泵等机械设备。可优先采用低噪音设备;高噪声源尽量采取室内安装、做隔声门窗、墙体设计吸声材料;加装防震垫;风机、水泵等的安装基础采取减振措施,衬套和保护套;高噪声源尽量不布设在厂区边界。 采取上述措施后,厂界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的要求。 (四)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本项目营运期裂解残渣处理工艺重排工序釜底残渣、液态有机硅浆渣处理工艺水解工序液态有机硅浆渣产物、高沸硅油生产工艺脱色工序废活性炭滤饼、高浓度有机硅防水产品生产工艺脱色工序废活性炭滤饼、硅氧烷混合物溶解工序溶解残渣等中间固废和焙烧烟气处理废活性炭、废水处理污泥、废机油、废劳保用品、海绵铜压滤废水预处理废膜、初期雨水处理污泥、机械过滤渣等危险废物进入本项目回转窑焙烧处置,其他危险废物交由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海绵铜压滤滤液废水预处理除铁渣、白炭黑生产压滤滤渣暂按危废管理,试生产后根据鉴别结果进行安全处置;废盐拟采用******有限公司作为原料使用,则开展危险特性鉴别,根据鉴别结果进行安全处置;废耐火材料、废离子交换树脂由原生产厂家回收;生活垃圾统一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本项目依托现有1个固态有机硅浆渣贮存库(占地面积686m2)、1个裂解残(油)渣贮存库(占地面积564.96m2),1#危废贮存库(占地面积200m2)、2#危废贮存库(占地面积1300m2)、3#危废贮存库(占地面积1210m2)和1个一般固废暂存库(占地面积169m2)。危废暂存库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管理危险废物暂存设施,一般固废贮存满足相应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 (五)地下水和土壤防治措施 为防止建设项目废水、物料下渗对地下水和厂区土壤造成污染,项目原料、物料、固废存放于车间内,不设置露天堆场;各类反应釜、槽等均架空设置,下设围堰、托盘或收集沟,废水收集、输送应采用明渠明管;按照分区防治的原则,生产区进行地面硬化,对重点防治区(生产车间、初期雨水池、事故应急池、污水处理区、废气处理区、危废贮存库、罐区等)及废水收集、输送、排放系统进行防腐防渗处理。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防止物料及污水渗漏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建立地下水土壤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六)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项目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盐酸、液态危险废物原料甲基氯硅烷高沸点混合物等泄漏引发的风险,以及设备损坏和污染治理措施失效时导致的污染物事故性排放。为防止泄漏,废水收集、输送应采用明渠明管,管道线应标志清晰,巡线员定期巡线,加强设备、管道的密封性和车间通风,经常检查易造成腐蚀的部位,加强设备预防性维修,防止有害物质“跑冒滴漏”,配置防火灭火器材;工段现场配备防毒面具和自给式呼吸器等防范用品等,罐区等危化品贮存区设置围堰,加强危废的运输、贮存管理,做好危废暂存库的防雨、防水工作,确保不发生火灾,不产生“二次污染”。设备间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在厂区设置事故池(743m3)、初期雨水池一(1040m3)、初期雨水池二(1260m3),用于收集事故性泄漏物料和废水。加强化学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完善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及时修订企业环境应急监测计划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本次公众参与采取了网上公示、报纸公示等方式,在项目公示期间,没有公众提出反对意见。 |
?